(一)创新创业教学
1.抓好创新创业类课程教研室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承担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排课和教学工作。
2.负责创新创业相关研究课题的组织和管理。
3.组织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讲座、沙龙等活动。
4.组织创新创业专题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技能。
(二)项目管理
1.负责校级及以上各创新创业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育、申报、评审、实施、结题、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2.积极组建各学院创新创业团队。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及兴趣、聚焦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依托专业教师,为大创项目、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做好筹备。
(三)创业孵化
1.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发挥创意创办企业,对创业学生团队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协助办理创新创业成果商业转化的相关事宜。
2.为创业学生提供政策引导及咨询服务。
3.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聘请校内外优秀的教师、校友、企业家等为创新创业导师,组织指导与交流活动。
(四)竞赛组织
1.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各类校内创新创业赛事活动,遴选输送优秀作品至省赛、国赛平台。
2.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其他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五)平台建设
1.抓好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遴选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场地、培训、指导及政策咨询等配套服务。
2.做好产业学院建设,引入社会优势资源,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联动机制。
3.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开拓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4.抓好“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武汉创业学院”的平台建设。
(六)创新文化氛围营造
1.凝练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库,为在校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成功典范。
2.积极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展示成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3.统筹抓好创新创业俱乐部的管理,充分发挥该学生组织主观能动作用,开展好各类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