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交流创新创业先进教学思想与理念,11月5日下午,在武汉晴川学院、浙江树人学院精心筹备、共同努力下,双方协同打造了一堂生动的跨越地域的创新创业课程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活动。武汉晴川学院、浙江树人学院分别有40余名师生,在各自智慧教室内,通过“智慧树”平台,云端共同开展教学活动。课堂采用“线上全景直播+线下双方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成功完成2个学时的教学活动。我校创新创业课程教研室全体教师、工作人员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开课前,武汉晴川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许潇丹和浙江树人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郭丰分别致辞,他们介绍了各自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双创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的成果,并对《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课程由我校创新创业教研室李佳副教授和浙江树人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郑燕好博士共同讲授,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们围绕创新创业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课堂上,教师们采用了多种互动方式,使同学们在云端完全沉浸在零距离接触和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郑燕好博士首先为我校学生授课。郑老师引入了京东作为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们思考京东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及它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策略。解释了创业机会的定义,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创业机会可能具有哪些特征。郑老师列举了识别创业机会的几个关键条件,鼓励学生们在寻找创业机会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介绍了机会识别的几种类型帮助学生们更全面地理解创业机会的多样性。

针对老年家政服务行业,郑老师引入了波特五力模型,引导学生们分析该行业的市场吸引力。郑老师列举老年家政服务行业的知名品牌,并对现有竞争对手和未来潜在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学生们通过讨论,了解了该行业的竞争态势和市场格局。郑老师强调了个人因素在创业机会识别中的重要性,包括个人兴趣、技能、资源等。鼓励学生们在寻找创业机会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和项目。
第二节课由我校李佳老师为浙江树人学院家政专业学生授课。李老师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并掌握其编写技巧。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引导同学们注意创业团队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注重团队的组建、成员优势的挖掘、项目立项讨论会的召开以及会议意见的整理与初稿的拟定。李佳老师列举了不同类型生动的创业案例,详细介绍了编写项目计划书的七大原则。

李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老年人学校这一创业项目的背景与意义,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们进入创业计划书编写的关键环节。他介绍了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具体内容,它是创业者向投资者、合作伙伴以及政府部门展示项目价值、团队实力和市场前景的重要工具。因此,一份优秀的创业计划书必须具备清晰的目标定位、详细的市场分析、合理的商业模式、可行的运营计划以及科学的财务预测。
我校创新创业基础课任课教师们也全程参与了此次同步课堂活动。他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理解,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创业技巧和方法,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开拓了授课新思路。同时,两地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今后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同步课堂活动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还为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组建跨校教学团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互通共享作出了有益探索。双方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校际合作、加强创新创业交流联动,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