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训练计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项目赛事 -> 大创训练计划 -> 正文

关于做好我校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编辑:许老师 发布时间:2020-05-28 点击:

各学院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启动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为做好此次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项目类型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创业报告撰写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或企业导师指导下,基于前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条件

1.申报项目应选题适当、思路新颖、具有创新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有保障。

2.项目申报人为我校在读学生。项目申报人须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知识基础。

3.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鼓励学生围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内容开展研究探索和申报项目。

4.以团队申报,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每名学生每年只能申请主持1项省级项目,负责的省级项目还未完成的不得新申请省级项目。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1-2名。项目原则上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前完成。

5.指导教师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创业实践的扎实基础和较强的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申报数量

按照建立国家、地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的要求和教育部通知精神,为便于区分,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分开立项、不重复统计,我校在限额内分别报送国家级、省级项目(不得重复或将项目同时申报为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

各学院申报项目数量不得低于附件2中应报项目数。


四、申报方法

2019年起,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申报全部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完成。项目网络报送的具体要求及申报材料等可参考《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网络平台报送操作指南》(附件3)及平台有关填报要求。

五、申报截止时间

项目申报及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20年7月15日

六、推荐项目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2020年教育部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打造一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各地各高校要组织与乡村振兴、扶贫脱贫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织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法律、人文社科等各专业大学生以及企业家、社会工作者等,以“科技中国小分队”“健康中国小分队”“幸福中国小分队”“教育中国小分队”“法治中国小分队”“形象中国小分队”“政策宣讲小分队”或项目团队组团等形式,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社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团队须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要求,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网址:http://cy.ncss.org.cn,具体报名时间及要求详见大赛通知)。


七、申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为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每年组织有关企业与高校共同实施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高校可根据情况组织“国创计划”项目学生向企业申报(项目指南将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页上另行发布,本校也将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通知后另行通知)。

八、有关事项

1.请各学院根据预通知发动本院学生进行大创计划申报工作。具体信息可以关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官网:http://gjcxcy.bjtu.edu.cn/。对于申报有关事宜如有疑问,也可与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联系。

2.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原则上各创新创业赛事参赛项目都应申报大创训练计划,积极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践锻炼平台。

3.项目信息表须严格按照《2020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附件1)有关说明填写,不得错漏。

4.各项目负责人,在正式通知发布后根据操作指南要求,需登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按要求完成项目网络报送。

5.申报人通过所在学院提交申请,因特殊时期所有材料正式开学后再上报相关电子版和纸质材料。

6.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方式:15972930824。

附件1:2020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表.xls

附件2:2020年度各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应报项目数.xlsx

附件3:关于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网络平台报送操作指南.pdf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2020年5月28日

武汉晴川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电话:027-87934616   电子邮箱:qccxcy@163.com


地址:武汉晴川学院文澜报告厅同层(晴川超市二楼)


版权所有@武汉晴川学院